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

Sony 創新求變 戰勝自己

Sony公司5月中旬宣布去年度淨利成長近三倍,創下35億美元的歷史紀錄,不但扭轉三年來的獲利頹勢,也顯示執行長史川傑的整頓計畫已經展現成效。不過面對無情的競爭環境,要想保持領先,Sony還得再加把勁。

史川傑正醞釀推動新階段的整頓措施,中期內的成長計畫目標是加快創新產品與服務的開發步調,尤其是在消費者愈來愈要求產品互通以及與網路相連的時代,占Sony銷售70%的消費電子部門能否加強協調合作,是決定Sony能否重奪業界領袖地位的關鍵。

TV超低價 顛覆過去策略

Sony的消費者電子事業仍面臨艱鉅挑戰,來自三星和Vizio等新業者的競爭,迫使Sony不得不降低價格,使維持獲利穩定變得愈來愈困難。另一方面,美國經濟減緩和日圓升值的威脅不斷削減海外盈餘,隨時可能侵蝕得來不易的進步。

扭轉消費電子集團營運的重責大任,落在一年多前出掌該部門的井原勝美身上。有別於過去的主管只負責部分事業單位,57歲的井原將一肩扛起統籌Sony旗下所有消費電子事業的重責,涵蓋電視機、數位相機、電腦等產品。

這位Sony老將擁有日本企業主管罕見的經驗,他在七年前克服重重困難,促成兩個岌岌可危的行動電話事業合併——把Sony與易利信(Ericsson)結合成索尼愛立信——充分展現他統合和協調的過人能力。

井原勝美表示,他2004年回到Sony總部後,對公司仍然墨守成規大感驚訝。他說:「我回來後感覺自己已經遊遍全世界,而Sony的人還坐我離開時同樣的辦公室、做同樣的職務。」

他悄悄在公司舉辦「井原補習班」,希望透過這個非正式管理講座擴大年輕員工的視野,並籌組與其他產業的管理人員交流的聚會。他在2006年底出掌整個消費電子集團,把這些作法進一步推廣到各部門。

井原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是Sony的美國事業。過去Sony行銷的產品都由日本的工程師提出構想,但此模式隨美國對電子產品發展的影響力日增而逐漸過時。從蘋果iPod音樂播放機和TiVo數位錄放影機風靡市場,可明顯看出這種轉變。

井原找上負責美國消費者電子銷售的美國工程師葛拉斯哥(Stan Glasgow),每周與他交換意見,並要他每年參加幾次Sony的重大策略會議。過去美國的電子團隊一直被排除在外。

生機處處 未來再加把勁

2007年春季,葛拉斯哥的團隊提出超低價電視機的構想,完全顛覆Sony過去的策略。當時,Vizio的平面電視機已搶下美國的銷售冠軍,Sony亟需較便宜的機種才能競爭。

Sony的陽春機型Bravia M系列應運而生,承襲了Sony產品的外觀和感覺,但解析度並非完全高畫質的電視機,售價則只比Sony同尺寸的最低價機型便宜200美元。

為提高美國部門的地位,井原去年也率領日本的產品部高階主管展開全球考察,包括訪問聖地牙哥的電子團隊,以了解美國的消費者趨勢。

超低價電視的成功出乎Sony意料之外。起初這些低價電視瞄準沃爾瑪等大賣場,但後來百思買和電路城等電子專賣店也要求進貨。井原今年3月在訪問中承認,Sony忽視了想要低價陽春型電視機的消費者。

井原也對剷除組織藩籬十分熱中,他繼續推動加強Sony各產品部門溝通的措施,現在集團下的各產品事業在開發新產品初期,都會分享構想和交換意見。在過去,他們只有在開發完成後才會公開產品。

Sony未來的重大考驗,是發展可讓使用者下載電視節目、電影、音樂,和管理照片等內容的服務。這套需要Sony各部門通力合作發展的服務,下半年可望率先在PlayStation遊戲主機上推出,但未來將繼續發展成從電視、音樂播放機和行動電話都可利用的服務。

新服務的成敗攸關Sony能否在快速演變的消費電子產業繼續領先群倫。史川傑說:「Sony處處展現生機,但我覺得現在慶祝還太早。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」(取材自華爾街日報)

【2008/05/25 經濟日報】

沒有留言: